崆峒文旅融合“破圈”:从“一日游”到全域沉浸
夕阳漫过崆峒峰峦,青瓦覆金的文冠书苑里,泥塑憨态、剪纸流光,匠人指尖的非遗技艺与游客的体验互动交织——如今的崆峒区,早已超越传统山水观光,成为文旅康养融合的新场景。
夕阳漫过崆峒峰峦,青瓦覆金的文冠书苑里,泥塑憨态、剪纸流光,匠人指尖的非遗技艺与游客的体验互动交织——如今的崆峒区,早已超越传统山水观光,成为文旅康养融合的新场景。
刷到这条抖音时,我正挤在周一地铁里,耳机里雨声盒子咔哒一声,崆峒山的白雾直接漫到眼前——原来不是滤镜,是真·云端付费版风景。
崆峒武术,与少林、武当、峨眉、昆仑武术并称为中国五大传统武术流派。在全国武术之乡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,发源于此的崆峒武术立足西北、博采众长,不仅涵盖民间传统武术、道教武术、佛教武术,还孕育出金庸笔下“威峙西陲”的崆峒派。如今,平凉当地约有10万人习武,崆峒武术依
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红色基因的土地上,由甘肃省总工会、甘肃省体育局主办,平凉市总工会、平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“庆工运百年 展陇工风采”甘肃省职工球类运动比赛决赛精彩上演。来自全省各地,涵盖教育、金融、电力、地质、石化等多个行业的48支精英代表队齐聚一堂
远驶他乡。亘古参拜谒,圣地源长。峦渺雲缭,寻觅道祖苍茫。沿径依湖渐上,崆峒山、典史深藏。遥遥忆、老子青牛,澈波净境华章。
这里不仅以崆峒武术闻名天下,更是一座“地上博物馆”。全市2262处野外文物点、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49处石窟寺,勾勒出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。
这里不仅以崆峒武术闻名天下,更是一座“地上博物馆”。全市2262处野外文物点、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49处石窟寺,勾勒出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。